查看原文
其他

当代艺术,你看懂了吗?

2017-09-03 目刻时光



关注目刻时光公众号:优质文章每日推送,搜索mookmeart即可


哈姆雷特:你什么都没有看到吗?

皇后:什么都没有,但这就是我所看到的。







丹托在《寻常物的嬗变》一书里说:


杜尚,因为正是他,作为艺术史上的先驱,首次将来自生活世界的寻常事物微妙地、奇迹般地转化为艺术品:一把用于梳妆的梳子,一个瓶架,一只自行车轮,一个小便池。人们(或许)可以如此来欣赏他的行为,他将那些毫无启迪意义的物品置于特定的审美距离上,使它们成为审美愉悦出入意料的候选人——从而实践地证明了,即使最无可能的地方也可以发现平凡的美。


最无可能的地方,也可以发现平凡的美。


那么。各种材料语言风格的当代艺术,你看懂了吗?





著名学者汪民安教授在《从A到Z:当代艺术关键词》一书的前言中写下这些文字(节选):


事实上,大部分读者无法目击到展览现场,更无法对所讨论的艺术家有整体的了解,它们只能通过评论来触及这些想象中的作品。而这些评论同样是从不同的角度触碰到艺术作品。它们当然不是对这些艺术家和作品的全面概括,在某种意义上,它们也是对这些作品的猜想,或者说,它们也是对这些异想天开的想法的异想天开。对当代艺术作品而言,没有任何的意义阐释是充分而准确的,因为它们本身就没有一种确切的意义。因此,可以说,这些艺术评论都是对作品的再生产:它们或者是对这些作品的激活,或者是对这些作品的改写,或者是对这些作品的曲线延伸。它们通过对艺术的有限再生产,不仅触碰了艺术作品本身,也在触碰中完善了自身:它们是将艺术作为出发点的独立写作——每一篇文章既可以看作是艺术评论,也可以看作是评论家被艺术作品点燃后的自我爆发。因此,这里的艺术评论在某种意义上是艺术作品的来世——它借助于艺术作品写出来的时候,它就脱离了艺术作品,获得了自己的生命。艺术作品在这些评论中既被得到强调,也被最终抹去直至消亡:它在书写中被强调,也在书写中消亡。


那么,当我们无法到达现场,无法对所讨论的艺术家有整体的了解时,我们应该怎样解读当代艺术?


或许,我们可以从一些关键词开始。


比如:


  前卫  

  Avant-garde  


文:布莱恩·奥多尔蒂:

不想被归类


我通常忽视各种分类,但我惊讶地发现,随着时间推移,我不再如此。因为分类曾想象各种专业行为有其规矩,而打破这些规矩,会唤起这个魔兽的怒火。画家成为雕塑家?最好不要。儿科医生成了精神科医生?不允许。钢琴家也是伟大的诗人?不可能。我们只被允许扮演一种角色,打破这个规定,一切就乱了套。是在恒久不变的框架内,我们看见彼此,促进交流。


但是,大风大浪敦促着我们渺小的自我一路前行,与此相比,分类不过是小事一桩。可怜的时代精神。它漫不经心地吹过,凶猛,粗糙,浮夸,但我们却冠以宏大的名词,什么“时代的精神””历史的必然”:六十年来,我感觉到它在我的额头上时不时地呼气。相比这巨大的抽象概念,此间生活累积了种种经验、希望、幻想、爱,拼凑出一幅庞大的拼贴画。我该怎么衡量我在创作上的微渺挣扎?所有那些记忆,被储存在时空相汇聚之处,在”当下”(背景里总是有我们经历的风云诡谲的大事件),通过令人信服的临摹,得以恢复。




  情感  

  Emotions  


文:约尔格·海泽:

”浪漫的观念主义”


安迪·沃霍尔的电影《吻》( Kiss,1963)。银幕亮起,没有任何哕唆——没有标题,没有小提琴,没有剪辑——我们只看到黑白特写镜头的吻。真正的吻。嘴唇完全接触,亲密无间。闭着跟,短暂而销魂的表情。一男一女就这么不停地亲吻了好几分钟,直到画面变白,闪烁,晃动,仿佛沃霍尔任由摄影机中的胶片自己走完(事实上他正是这么做的)。白色的银幕暂停了一下,接着又是一个没有中断的长吻特写。一共有十二组亲吻,有男子亲吻男子,杰拉德·马兰加(Gerardt Malanga)既亲吻男子也亲吻女子,还有黑人男子鲁弗斯·柯林斯(Rufus collins)亲吻白人女子内奥米·莱文(Naomi Levine)。借助一系列浪漫梦想的实现,从多重角度消解了性(与种族)身份,这在1963年还是一种非常大胆的表达。




  意识形态  

  Ideology  


文:芭芭拉·卡萨韦基亚

论法比奥·毛里


如今,当自由市场意识形态似乎凌驾一切之上,毛里的作品依然提出了好问题。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出自研讨会“艺术与意识形态。21年后”(Art and ldeology.21 Years Later,1989),即:“在欧洲,在一般的知识分子的良心中,我所探讨的意识形态,变成了什么?”或再次是:“艺术是否应该......专注于世界,不是根据眼见的戏剧性,而是出自公民角色的必然?我无法准确回答:我的教育,或者说错误的教育,与我成长的艺术世界共存。”


.........................................


当然,还有其他关键词,59个,从A到Z,每个关键词都有相关的案例解读,组合在一起,足以让我们重新构建自己的认知。





9月2日,《从A到Z:当代艺术关键词》一书还在尤伦斯举办了新书发布会及论坛。参与嘉宾:王家新、艺术家刘韡、艺术家向京、学者汪民安、策展人兼评论家秦思源、一好阅读创始人杨好。目刻君在现场,很认真地听完,精彩之处,节选出来给大家:



王家新:


这样一本书正是我自己希望能够读到的书,我们知道这些年出版很发达,但是很多东西带有炒作性质,但是这本书不是这样,非常有意思。之前有不少的类似关键词、文学批评、文化批评关键词之类的书都出版过,那是更概念化一点的。但是这本书用这样一种形式更能触摸到时代的脉搏,更能抵达到一种在场感,而不是抽象的概念。



汪民安:


《从A到Z:当代艺术关键词》这本书就是直接讲一个展览,或者是现在的一个作品,或者是一个艺术家,是对当代艺术和艺术作品及艺术家非常直接的、即时的、面对面的评论。我们经常讲艺术评论,这块的特点跟学术论文也不一样,是介于媒体和研究之间,既不是纯粹记者的报道,也不是很深的研究,就是有一种评论。这个东西确实是非常需要,每个展览都需要有一些反映,《从A到Z》这本书做了一个标杆。书里有目前全世界比较有意思的,或者是比较有启发性的写作方式,当代艺术写作方式。



向京:


中国当代艺术的整个发生、发展的历史还很短暂,我们真的非常欠缺写作这一板块。我觉得写作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所谓对作品或者是对创作的一个转译工作,而更多的是一种有效的言说。写作包括非常丰富的内容,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理论,还有与策展工作相关的写作。


说实在话,现在当代艺术不管是中国的还是所谓西方的,首先已经很难再找到一个恒定的规则或者是标准去评判。我们常常看到,即便是行内人自己专业做这个工作的,看到当代艺术作品也经常是莫名其妙的。我经常一边看作品——我英文也很烂——一边也硬着头皮看旁边的解释,因为没有这些解释的拐棍,往往连作品基本的路径都无法找到。


转换到中国的文化场域,这个情况会更不乐观,我真心觉得中国当代艺术有非常多很棒的东西。但是,由于我们缺少整个学术机制,缺少艺术写作这样一个板块,真正对这个板块的扶持,我们失去了真正言说、真正发声的一个好机会。 


论坛现场:






刘韡:


向京也在说我们在艺术界的评论无法来建构这个语境,对于我来说一开始我也认为这样,中国当代艺术无法出声,没法谈论我们自己所做的事情。现在一切都变化了,因为我们面对的观众已经变了,面对观众的方式已经变了,以什么方式面对整个的观众,我们可能是一种被消费的状态。当代艺术,有一个被消费的状态来面对观众。



秦思源:


在国外,艺术评论发展一百多年,在整个出版界,不管是杂志、报纸,形成了批评家这一块,他们批评家跟艺术圈没有任何关系,他只是观察,可是不靠它吃饭。杂志也好、报纸也好,是很大的体系,有上千个评论家,他们完全在那个体系里观察艺术,他们批评再有名的艺术家、机构或者是画廊,自己都不会牵涉任何问题,专业上不会有问题,他可以直面对方,这是现在限制我们这些写评论的人的一个事实。



杨好谈一好阅读的品味:出版不是生产,而是塑造


其实我们今天做出版这件事情,从来不想把所谓的出版完全变成生产,我想我们应该去塑造一种这样的趣味,当某一个内容无法被言说的时候,我们能够传递给每个人看到听到,或者是触摸到、碰触到,应该有一个以废墟或者是纪念碑式的形态去存在,让它传承、或打破、或被纪念、或被淹没、甚至可能被遗忘


我们需要把它生成这样一个精神产物,或者说它在精神产物的同时可以是商品,可以是产品,可以是收藏品,可以是艺术品,可以是一切。我们想要把这种趣味生产出来。书籍也有可能被焚毁,我们的一切也有可能被消亡,但是消亡的同时它有可能在走向一个永生或者是新的开始的状态。


论坛现场:



48 30873 48 14992 0 0 6772 0 0:00:04 0:00:02 0:00:02 6771





以上文字内容均为节选。



其他的精彩,我们都可以在《从A到Z:当代艺术关键词》一书中见到。



《从A到Z:当代艺术关键词》

每个想要追赶世界艺术脚步的人的绝对必备



  • 中文版,阅读无障碍。

  • 出品方:一好阅读。

  • 无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精彩案例解读,包括安迪·沃霍尔、宜家家居、苹果等。





一好阅读出版人杨好推荐词:


《从A到Z:当代艺术关键词》这本书是一好阅读最新的奉献,费顿出版社刚刚出版不到一周的时间我们就拿到了这本书的版权,我们以日以继夜的态度进行策划、翻译、设计、印刷以及出版,现在它以一个混血儿的姿态呈现在大家面前,希望各位能够接受并且喜欢。对于一好阅读来说每一本书的出版不仅是策划、生产、印刷的过程,更像是触摸这个时代的产物,我是85后的一员,对于我们来说认知世界获取信息的方式可能更多的来自于电子以及互联网,但是说起阅读童年和少年时期成捆的书箱是我认知这个世界的开始,如果说阅读给我带来了什么?我想阅读带来的是启迪、愉悦、思考、以及整个世界源源不断的恩赐。纸制阅读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生活方式,其实如果往往最古老的生活方式保存至今恰恰又是最前卫的,在这个时代大家都说纸制时代已经过去,但我们今天看到的结果是它依然还在前进,并没有消亡,并且在有些式微的环境底下不断地变得中兴起来,有数据表明2013年纸制阅读认识些微下降,近年来以每年4%的趋势上升,这也是一好阅读为什么坚持出版的情怀,在这个多元的时代一好阅读坚守,我们也并不拒绝新兴的方式,电子阅读、纸制阅读、甚至音像阅读在这个时代是并行不悖的状态,像我们亲看到的《从A到Z》这本书里26个字母一样齐头并进,并没有等级排序,而是各自承担着各自的使命,这就是一好阅读。





目刻特惠:九 折。


详情了解及购买请扫二维码:




延伸阅读:

看不懂的当代艺术就是大便?听听杜尚自己怎么说!

我们来谈谈当代艺术  ▏蔡国强

工作室中的马蒂斯 | 伦敦&皇家艺术研究院

批评越多,卖得越好? | 达明·赫斯特

匠心之至,放浪形骸 | 北斋漫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